新星小说

新星小说>穿越大唐当个闲王那么难听书 > 第2286章 清点武器(第1页)

第2286章 清点武器(第1页)

当李慎闻到发霉的味道时,不由得眉头一皱。兵器库应该不是这个味道才对,他去过纪王府的兵器库,里面可是油脂的味道。武器保养基本都是用油脂。等换完了气,李慎走了进去,里面一排排的武器摆放的倒是整齐,还有一箱子一箱子的。“叮~~~”李慎随手拿起一把刀弹了一下,普通的铁打造,跟他的侍卫营装备无法比拟。刀身锈迹斑斑,但刀刃倒是磨得挺亮,应该是经常使用。“启禀纪王殿下,除了在职的官兵,其他的兵器都在这里。”苏海政并报道。平时只有执勤的官兵和训练的时侯才会配发武器,不执勤的不会配发武器,这也是避免携带物后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或者防备兵变。这个李慎能理解,因为他的侍卫要也是如此,只有值班守卫会佩戴武器装备,其他人也是没有武器。“剩余的都在这里了么?”扫视一圈,李慎发现有些不对,所以开口问道。“回王爷,这里只是不半军备,还有一半在城南。”苏海政回道。李慎皱眉,他感觉有些少,于是问道:“边军一共有多少将士?”“回王爷,安西边军有一万两千人。”“才一万两千人?”李慎大为惊讶,他还以为边军怎么也得有两三万人。这可是大唐的西大门,怎么才一万两千人?这是不是太少了?根据他知道的,每次敌国来袭,人数最少都是十万人。吐蕃松赞干布率兵三十万打到了松州,东突厥,薛延陀那个不是出兵十万二十万的。西突厥兵力也有数十万人,就靠这一万两千人守着?想到这里,李慎都忍不住问了出来:“苏将军,边军为何会这么少,难道被郭孝恪给带走了?”“回纪王殿下,安西都护府总兵力三万六千人。边军一万两千人,还有两万四千人在安西都护府境内各地镇守。”苏海政如实说道。“这么大的安西都护府才三万六千人?”李慎有些惊讶。大唐号称百万大军,安西乃是边陲,怎么也得五万大军以上吧?青海都护府还有五万大军呢。看出了李慎的疑惑,王玄策在一旁解释:“王爷,安西虽然地方大,但人口并不多,而且我大唐兵力强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而且这里并非我大唐境内,守军自然比不上凉州那样的关隘。”“胡说,这里怎么不是我大唐境内?你们这个想法是不对的,虽然以夷制夷,可这里被称为安西都护府,那就是我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要觉得这里都是蛮夷,并不重要,本王跟陛下说过,这里的蛮夷也是我大唐的子民,十年二十年之后,大唐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就会以唐人自居。今后他们就是我唐人的一个分支,一个民族而已。”李慎听到王玄策的话,立刻强调起来。自古北方骚扰不断,主要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这些人当让自已人。以夷制夷,强盛时期依附朝廷,可到了朝廷衰败的时侯,他们就会谋反,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李慎想要让的就是把这些人的下一代变成唐人,变成一个少数民族。“王爷教训的是,臣谨记王爷教诲。”王玄策听后赶紧请罪。“青海要邑还有五万大军呢,回去后本王还得跟陛下谏言。”李慎感叹道。“王爷,青海要邑有五万大军,是因为青海要邑的位置很重要。其次是因为。。。。。因为青海要邑太贵了。”王玄策解释着。“太贵了?”李慎一愣。“是啊,青海要邑是王爷花了上千万贯建的一座雄城,无论是他的位置,还是他的意义都非常重要。所以朝廷才会驻扎五万大军害怕有闪失。”“且,就是心疼钱呗。”听到王玄策的解释,李慎一撇嘴,确实是他老爹的风格。“王爷有所不知,安西都护府成立之初,第一任大都护是乔师望,当时整个安西都护府的守军才数千人而已。郭都护接任以后,扩充至两万四千人。如今三万六千人也是最近几年才补充的。”苏海政在一旁补充道。“好吧,不说这个了,立刻派人清点武器。”李慎不再纠结,只是心中嘀咕,几千人管理数十万人,也就他老爹有这个魄力吧。这个地方可不单单是高昌国的遗民,还有吐谷浑的遗民呢。在李慎一声令下,一百护卫鱼贯而入,王玄策负责拿着笔开始记录。对所有武器进行清点,刀枪剑戟,弓弩盾牌,箭矢弩箭,铠甲,不落下任何一件武器装备。用了一个多时辰才清点完两个仓库的物品。回到都护府,王玄策开始整理,李慎则是在耐心的等待中。“王爷,一切都统计完了。”很快王玄策便过来禀报。“说吧。”李慎喝了一口茶。“启禀王爷,我们查询了最近五年的朝廷配发记录,在对照上报的报损记录。最终得出来的结果是少了五千多套装备。箭矢两万多支。”“你说啥?”李慎听到这个数字猛然站起,而就连一旁的苏海政也是一脸的震惊。“你没有算错吧?”李慎立刻问道。“回王爷,臣已经核算几次,不会有错。”王玄策肯定的回道。“苏将军,这是怎么回事?”李慎重新坐下,一脸的阴沉。“这。。。。这个下官也不知情啊。”苏海政有些惊恐,这件事弄不好他是要被斩首的。“不知情?你身为守城将军,难道没有查看过这些记录么?”李慎厉声喝问。“纪王殿下,下官真的不知情,下官才刚刚接任两年。”苏海政惊恐的站起身,躬身说道。“你接任之时难道没有清点么?”李慎才吃喝问。“回王爷,下官清点了,只是清点武器装备够不够,但并没有详细查阅以前的记录。这是下官的失职,但这件事下官真的毫不知情,下官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会让这等有害朝廷的事情,还望纪王殿下明鉴。”(你们猜会是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