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说三国》?这好像是个重播吧?记得以前他听过这个大名鼎鼎栏目,没办法,太火了啊,好像全国人民都在看张烨便细细看下去,第一期《大江东去》。里面说了周瑜,说了诸葛亮,说了空城计,内容很丰富张烨开始还觉得,不就是三国么,谁没看过啊,这个能说出什么花样来?可当他听易中天教授说下去才惊为天人,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历史类栏目,怪不得这么多人都在看呢,怪不得大江南北都在讨论《百家讲坛》呢,这栏目简直颠覆了以前所有历史讲座栏目啊,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偏偏又全都有历史考证尤其《易中天说三国》,收视率在《百家讲坛》中也是最高的几个之纵然,《百家讲坛》在后期几年内一年不如一年,也日渐衰落,可在它辉煌时期,却是同类节目无人可以超越的,演绎出了一段神话记忆流转。不多时,张烨的思绪又回来了,五分钟的记忆胶囊,让他足足看了三期《百家讲坛》并全部记下,够用了第130章【《百家讲坛张烨品三国》】演播间。台上,马恒元他们几人上去了,等了一会儿也没见到胡飞张烨他们过来,于脆,马恒元对几个摄像老师打了个手势,让他们开机,然后他自己就站在了讲台上,连主持人都不等就准备说了。摄像呃道:“主持人还没到。”“不用等他了。”马恒元直接道。“可是总监制也没来啊。”摄像大哥当然不会听他的,他也纳闷了,心说这人怎么这么大谱?不是教授学者吗?你以为你台长啊还指挥上我们几个了?你当电视台是你们家开的吗?有病就算你是三国方面的权威,就说你在京城有一些人气,那也没有你这么来的啊,太看不起人了马恒元也烦了,看着几个摄像道:“录不录了?我马上还有事呢”马恒元以为他人气很高,骨子里也有文人的傲气,可观众却根本不买他的帐。“这谁啊?”“这么大牌?”“马恒元?没听过”“我倒是知道他,上过中央台,去年挺有名的。”“那也不能这么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啊,他还指挥上了?这不是文艺频道的节目吗?他是台领导?”“而且这人什么水平啊?”“对,我都听困了,讲的什么跟什么啊”“讲的一点也没有意思,架子还挺大”大家也不是没见过耍大牌的,可那都是大明星啊,不说这个行为到底对不对、正不正常,可人家明星至少也有耍大牌的底气和资本,你哪位啊?一个为人师表搞学问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耍大牌?大家还真是少见这时,胡飞等人出来了。“开始吧胡监制”马恒元等得不耐烦。胡飞刚要说话,张烨却拦住了他,示意让他来。胡飞明白,小张这是想让得罪人的事儿揽在他头上,一想也没拒绝,点点头,和小吕侯哥侯弟他们去到各个机位那里了。张烨可不怕得罪人,没别的,他是债多不压身啊,这厮得罪的人已经太多了,也不在乎多这几个。马恒元不管张烨,就讲上了,“下面我们说一说周瑜,这个人虽然在影视作品里被描写的很好,实际上却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他……”“马教授。”张烨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马恒元面目一沉,“我讲课呢你插什么嘴?”张烨也很不客气道:“现在用不着你了,思想有多远,请你滚多远”“你说什么?”马恒元一愣,脸都黑了,“你再说一遍”徐编辑喝道:“你一个晚辈怎么跟马教授说话呢?啊?”张烨不以为然道:“别人怎么跟我说话,我就怎么跟别人说话”那个徐老师也气愤道:“狂妄还用不着马教授了?那你讲课啊?”张烨看着两个姓徐的嘉宾,“还有你们俩,这边也不需要你们了,你们愿意跟台下听着,那就听着,栏目组会给你们留几个前排的贵宾席,但如果你们成心在台上捣乱影响我们的栏目,那对不起了,我还是那句话,思想有多远,你们给我滚多远,我们这里不欢迎捣乱耍大牌的人”思想多远?就滚多远?哈哈这词太狠了啊张烨随口一句话,就是这个世界从来没出现过的新鲜词,观众们也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但有些认识或知道张烨的人一想到那些网络上最火热的骂人网络语可都是出自这人之手啊,他们也就释然了,这是个骂死人不偿命的主儿啊,张烨显然是被马恒元那几个人给惹恼了。不说他,经过刚刚的事情,观众也非常不喜欢马恒元他们。周大姐大声道:“小张说的好”孙阿姨也道:“赶紧走吧,人家辛辛苦苦录节目,你们不好好配合也就算了,还一个劲儿拿架子跟这里捣乱什么人啊第一次见你们这种拿了钱不于活还跟老板叫嚣的你们还有理了?”两个姓徐的攥起拳头马恒元冷冷望着张烨,“记住你今天的话”张烨乐道:“你还别威胁我,我的话我都记得很清楚,而且我也想对你说一句,记住你今天的嘴脸”胡飞也懒得理他们了,“小张老师,开始吧。”张烨一嗯,招呼人上来搬沙发,“沙发不需要了,麻烦搬走吧。”旋即对那个慈记者道:“不好意思了,节目有点变动,您去贵宾席吧,今天让你白跑一趟了,回头我们栏目组请您吃饭,当面给你赔罪。”慈记者还是不错的,之前一直都很配合,还主动和张烨握手,所以张烨对她也很客气。慈记者笑笑,“没关系。”然后下去了。马恒元见状也看明白了,怒极反笑道:“别告诉我是你来讲三国?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三国?”张烨笑道:“我懂不懂,你听就知道了”“好啊,那我就听听”马恒元失笑不已,大步下了场,一屁股坐在了第一排。两个姓徐的嘉宾也都过去了,坐在马教授旁边,也等着看张烨的笑话。马恒元当然不会走,他其实也很希望上电视的,即便是个地方台,可也是京城这种强势地区的地方台啊,收视人数不少的,他留下当观众,就是认为知道这帮栏目组的人是在胡闹,让主持人讲三国?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主持人说历史?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他懂个屁啊他能说个屁啊到时候你们还得客客气气地过来求我让我上去讲呵,马恒元已经想好了,等过一会儿,他就让张烨跟他当众道歉,让整个栏目组的所有人跟他当众道歉,否则他就不上去了底下观众也在议论。“让他讲?”“他会三国吗?”“这人这么年轻,肯定不行啊。”“我知道他,搞文学很厉害,几首诗写的都很棒,可说历史怎么可能?他不是播音系出身吗?不是主持人吗?”小芳不爱听道:“张老师肯定行,是不是?周大姐孙阿姨?”孙阿姨咳嗽了一声,“这个,我也不知道啊。”周大姐也有些担心,“但愿吧,不过三国都被人说烂了,大家也都看过,这个不好说的出彩啊,而且小张老师的历史功底,咱们好像从来没见过吧?没瞅见过他有这方面的历史才能啊?”老同事们都在担忧,侯哥大飞等新同事也一样。观众朋友则将信将疑,大部分人都不相信他能说好。至于马恒元和两个姓徐的嘉宾,就是在底下看热闹了,幸灾乐祸。只有张烨心无杂念,等工作人员重新布置好讲台后,张烨站了过去,说了两句话,顺便试试话筒,“对不住大家了,今天节目略有调整,没有嘉宾,没有主持人,就是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三国,名字呢,就叫张烨品三国》吧,不能说是讲课,只能说是把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说给大家听。”小芳鼓掌,周大姐孙阿姨他们也跟着拍了拍,其他人就没什么反响了,都安静得很,也有不少人心不在焉。张烨不在意,竖起一个手指头给胡飞。胡飞会意,跟摄像一打招呼,麦里倒计时道:“准备,三,二,一,开始张烨挂着微笑,一副开场白就让不少现场观众刮目相看了一番,“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我是张烨,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品三国》,我们就来说一说三国的那些事儿,这第一期的标题,我叫它为《大江东去》”口气够大的?还以人物说历史?历史说文化?马恒元和两个姓徐的嘉宾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轻笑。张烨侃侃而谈道:“三国是一个什么时代呢?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曹操曾经有诗写这个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叫,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很多人为了国家的重新统一,付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说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风流潇洒的周瑜,坚忍不拔的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咦?这番话很有味道啊好多心不在焉的观众,这下也关注了过去,还以为这个主持人说不出来什么真东西呢,没想到还有两把刷子啊?马恒元几人仍旧不屑一顾,背书就行了,还用你说?这些谁不知道啊但张烨下一段话,却是直接冲着马恒元就去了,其实也不是针对他,而是人家易中天就是这么说的,张烨基本都按照原话讲的三国,“先来说说周瑜吧,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听过三国评书,看过三国戏剧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周瑜是个气量狭窄的人,因为我们记住的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我们记住的是‘既生瑜何生亮,,我们记住的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口头禅了。”他慢慢道:“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啊?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样啊马恒元差点笑出声,看看吧开场就开始瞎说一气了第131章【教授被张烨问傻了!】不在乎众人质疑的低声议论。张烨却坦然自若,道:“周瑜是一个非常忠诚而又英雄的人物,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开始建功立业,而且也就是在这一年,和他同龄的孙策和他一起迎娶了当时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可以说周瑜这个人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他人长的漂亮,事情也做得漂亮,当时吴中呼为周郎,郎字的本意是小伙子,不过在这里是称赞之意,当时吴中这个地方的人叫孙策为孙郎,叫周瑜为周郎,翻译过来就是jj帅哥,……和‘周帅哥,。”啥?帅哥?小吕和小芳噗地一声不少女观众也忍不住乐了这是说三国吗?怎么还有现代语啊?“所以你想……”张烨看着大家道:“周瑜二十啷当岁就当了建威中郎将,娶了当时最美丽的美眉做了自己的妻子,可谓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他怎么会去嫉妒别人呢?别人嫉妒他还差不多”美眉?美眉都出来了?好多人差点晕倒,好多人也都会心一笑“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很大的。”张烨道:“陈寿曾经说他是性度恢廓,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也很高,刘备对他的评价是气量颇大,蒋于对他的评价,是雅量高致,所以把周瑜说成是一个气量狭窄的小人,这是冤枉的”马恒元刚才被废掉的节目中还刚说了周瑜是个小肚鸡肠的人,结果张烨就给他反驳了,而且有理有据有引经论典,打脸专业户的本色一览无余观众将信将疑。马恒元心说你胡说八道两个姓徐的嘉宾也完全不认同张烨的观点张烨笑道:“有人或许不认同,但我可以肯定的说,演义小说并不是历史,周瑜的形象为什么和我们印象中的形象如此遥远?为什么我们对三国这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原因有三点,因为三国这段历史有三种形象,第一种是史书上,主要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是史学家主张的形象,这个形象我称之为‘历史形象,,这里要说明的是,历史形象并不等于历史真相,因为历史记载也并不一定可靠,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我称之为文学形象,第三章是民间传说与信仰,我称之为民间形象。”大家都一边听一边想。“如此,其实就可以解释周瑜的形象为什么跟我们印象中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大家心里都会有自己对此人的印象和评价,这个形象一旦形成了,有些人就不能接受其他形象了,你说的跟他心中的不一样,他就会说你不对,你错了,所以我们去看一部历史剧,总会有观众在下面评论说‘哎呀,这个周瑜他不像啊,。”张烨若有若无地看着马恒元几人,道:“噢,这个周瑜不像?那个真的周瑜……你见过啊?”观众又笑了,“呵呵呵呵。”胡飞也乐开了花,这个小张啊马恒元气得胡子都歪了,可也反驳不了“所以历史不是小说,也不是文学作品上演义出来的人物。”张烨道:“再比如说诸葛亮,提到诸葛亮大家都会第一个想到空城计,而提起空城计,就会展现出诸葛亮的军事天赋,而这些其实都是小说中刻画和塑造出来的,当然,里面是有原因有道理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在近代,有一个叫郭冲的人,这个郭冲呢,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铁杆粉丝?观众听着就想乐。张烨却无比严肃,“于是他写了一本《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公布了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五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就是空城计,所以空城计不是罗贯中编出来的,而是有这个来历,但我们都知道,铁杆粉丝的话往往有些是不靠谱的,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天赋却远远不如,压根不是什么军事天才,而空城计”张烨轻轻松松地就说了一句惊人之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空城计不存在?都是瞎编的?马恒元当时就怒了,“你胡说什么”“怎么会不存在?这不是瞎扯么”徐老师生气了胡飞小吕他们也瞠目结舌,观众更是不相信这些,毕竟很多东西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然根深蒂固了张烨不徐不疾道:“很多人都质疑这一点,这就是我说的民间形象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但我还是那句话,历史不是小说,刚刚台下这位驳斥的是马恒元马教授吧?”摄像大哥立即把镜头打给了马恒元,“你是搞文学研究的,研究的是文学作品,对《三国演义》的钻研,我想国内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你,但这不是历史,这只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文学作品而已,如果有人还是不信,不赞同我说的观点,那么我只想问两个问题,郭冲说司马懿率兵来打阳平,诸葛亮当时手上没有兵,于是用了一个空城计司马懿就退兵了,是这样吧?”“是啊。”“可不是么。”“这还有什么问题?”观众们都回了几句。张烨轻笑,“那我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根据历史记载和考证,当时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节宛城,他那时根本就不在阳平战场,这个人既然都没有到这个地方,那这件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呢?”“啊?”“这个……”“真的吗?”观众不明所以。马恒元和徐老师他们相视而望,也搞不懂,他们毕竟不是研究历史的学者,竟然反驳不回去张烨继续道:“第二个问题,司马懿大兵压境,诸葛亮急中生智,打开城门,派了些老兵在门口扫地,带了两个童子往城楼上一坐,唱卡拉ok。”“噗”“卡拉ok?”“哈哈”有几个观众都前仰后合了。张烨道:“戏剧中他怎么唱的呢?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然后他下面唱马谡不中用,他们将帅也不和,你司马懿贪得无厌又来打我?你来打就打吧,我都准备好了,扫好了街,摆好了酒,准备犒劳你的三军,你既然来了你就进城来嘛,来,来,来,上城来,听我抚琴。”大家再笑,觉得张烨演义的诸葛亮有点太猥琐了张烨眨眼道:“司马懿这时候已经来到城下了,抬头一咂嘴,心说……这哥们儿什么意思啊?邀请我上楼跟你一起卡拉ok?噢,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我才不上这个当呢,撤”大家笑声更大了张烨也勾勾嘴角,“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件事压根不符合逻辑,司马懿为什么不敢进攻?无非就是怕城内有埋伏嘛,就那么大一个城池里面能埋多少人啊?冷兵器时代,也不可能埋一个飞毛腿导弹啊?也不可能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啊,我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行不行?为什么要撤兵啊?”飞毛腿导弹?杀伤性武器?观众们又一次大笑不已马恒志几人却都没吭声了,被张烨问的哑口无言张烨看着马恒元道:“还有,你司马懿不是都能看到诸葛亮了吗?不是都听到他在城楼上抚琴了吗?还能听到他唱卡拉ok,那就说明双方距离非常近啊,你就算怕有埋伏不敢进城,那你为什么不找一个弓箭手把诸葛亮给射下来?为什么要走啊?”顿了顿,“再者说,如果按照郭冲的说法,或者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双方兵力十分悬殊,有说二十万的,有说十几万的,那你围而不打行不行啊?你把这个城围起来三天五天,困住他们行不行?于嘛就撤兵了张烨三问,无人应答大家都听得入神了,有些人更是呆住了连马恒元他们也说不出来话,张烨的每一个问题都太尖锐了,也让他们几个学者都搞不明白了真的没有空城计?这真是杜撰胡编出来的?张烨总结道:“所以空城计这个说法,根本是靠不住的,至于其他的,比如说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这都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但是文学作品把他刻画得太夸张了,诸葛亮成了个神机妙算的人,其他那些将领都成了傻子,噢,一出兵打仗,诸葛亮将令一发,几个将领去哪里啊?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直接就过去了,到了地方再说,然后到了地点不于别的,先翻开军事给他们的锦囊,锦囊妙计嘛,然后才知道要于什么打什么,这未免也太把战争当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