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爽的是皇帝他总喜欢留宿栖鸾阁,天天跟我抢被子。这日,我刚练完一套大刀,太监总管张清和,也就是当年同被困山洞的其中一人,请我前往太和殿。看来皇上抽出空要同我算总账了。我心里忐忑,路上我不停地哄张总管指点一二,这老头儿却捂着嘴咯咯地笑。「杨姑娘放宽心,皇上念着当年的旧情,不会砍你脑袋的。」有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要能保住命,咋都行。张总管把我带到太和殿的偏厅,偏厅能听见殿内的谈话。从谈话内容可知皇上对工部很不满意,连连质问运输效率为何低,花去的银两如此庞大,货物流通又为何如此缓慢。听了半天,我猜到皇上让我旁听的目的,幸亏来之前有了解过陈国的运输状况。待大臣们走后,张总管把我带到正殿。皇上腰背挺直,伏案认真批示奏折,听见动静,仅抬了下眼眸。我回忆了下之前学的礼仪,上前行了大礼。皇上看见我动作僵硬,毫无美感,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我摸摸鼻尖:「刚学的,还请皇上多多包涵。」皇上死命压住往上翘的嘴角。「说说你的想法,直说无妨。」他直奔主题。我斟酌后,道:「回皇上,贵国地理位置极好,往南可走陆运,往北可走水运,我没什么可说的。」皇上凌厉的眸光扫来,我瞬间被吓出一个抖擞。急忙补充:「要想缩短运输距离,只能修建灵渠,多岸互通,避免绕行。灵渠建好,少则能缩短半月路程,这样一来货物流通不就改善了?「另外,建议使用均输法,由朝廷统一采购再分批至各地,避免商人层层加价,此法降低成本,可增加百姓的幸福感。当然也可以……」皇上眯眼看着我侃侃而谈。说完他想听的,我硬着头皮自荐:「皇上,我们项国盛产茶叶、干货、瓷器……要是您决定哪天两国放开来往,还得请您多加关照我的谨翎堂。」我话音刚落,旁边的张总管扑哧一声笑了。「你的镖行叫谨翎堂?」皇上没好气问。我直接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镖旗:「看,这是我精心起的。」皇上嘴角一抽,脸色黑沉,大手一挥,「这名字不好,换了。」25直到被赶出太和殿,我还不知到底哪儿得罪他了。我问张清和,这老头就是一个劲儿地笑。直到皇上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玉佩落在栖鸾阁,玉佩上面刻着一个「翎」,我才知道原因。我脑袋「嗡」的一声,完犊子,我这是误打误撞地冲撞了皇帝老儿了。这可是犯大忌,在项国是要被剃头游街,还要交罚银。为了不被剃头游街,我托张清和准备了一些食材,利用小厨亲手做了一桌项国的特色菜。皇上很给面子,比平日早一个时辰到栖鸾阁。看着一桌特色菜,他款款落座。我赶紧奉上酒,先干为敬。皇上端着酒杯,似笑非笑地看着我。「皇上,小民我实在太幸运了,当年在荒郊野外都能遇上皇上这种天贵之人,就连起个镖号也……皇上放心,回去我就立刻改名!」皇上冷哼:「就这么自信还能回得去?你可知在陈国欺君是何罪?」「略、略有耳闻。」后背开始冒汗,「但我知皇上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这是在怪朕没报你当年的恩情?」「不敢不敢!」「你以为这几个月的安静是谁给的?」这我还真无法反驳,听说皇上后宫妃子无数,明争暗斗得厉害,可自我进了皇宫,还不曾被人找过麻烦。「就你干的这事,足够朕借机派兵踢平项国。」「不至于不至于。」我冷汗直冒,赶紧倒上酒,「和气生财,国泰民安才是最重要的。」皇上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好好侍候,稍有不慎当心朕砍你脑袋。」我暗自咬牙,乖巧应「是」。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