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状纸上又写,贺檀袒护谢大娘子,经由谢大娘子的手,把控北方商路。为将来贺家贩卖私货打通关节。
无论是谁,看到这些纸笺,都会怀疑谢子绍的死与贺檀、谢大娘子有关。
案子要如何查才好。
文吏低声道:“好在贺巡检不在大名府。”
县丞眼睛一亮,他想起来了,贺檀出城之前曾吩咐人去衙署告知。人不在,就还有时间查明,不至于立即掀起风波。
县丞道:“谢七爷人不在了,许多事都要慢慢查,眼下应先将凶徒找出来。”
文吏应声。
而且这些事,县丞需要先禀告知县。
县丞忽然觉得自己不是知县也挺好,至少,遇到这样的事,还有人可依靠。
“咱们明日要不要去杨家?”文吏又问。
既然有纸笺在,先查杨家也是应当,县丞迟疑片刻:“这也……请知县大人定夺吧!”他总觉得地面上好像裂开了一个大坑,不知道有多深,稍稍不慎就会掉下去,永远别想爬出来。
县丞想的周到,不过文吏还没走出谢家就被堵了回来。
“大人,”文吏道,“胡通判来了。”
这桩案子应该归大名县县衙查办,县衙还没有写文书,怎么就惊动了大名府通判?
县丞立即想起了刘知府。
伸手整理了官服,县丞迎了出去,胡通判脚下生风,没等他上前就道:“本官听说画舫上发生了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