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抬眼看他,红肿着眼睛,悲伤地说:“陛下,您怎能如此冷酷,竟派太子上前线?若有什么意外,我该如何是好?”
“那小子在朝堂上信口开河,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去!”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依然有些愤懑。
明明他已经给了退路,但这小子不但没抓住,反而直接将退路踢开。
“即便如此,也不该让他上前线啊,他还那么小?不错,太子确实聪慧,小小年纪已熟读四五五种经典,但纸上谈兵终究是不够的,他这个年纪,怎能真正下这样的命令呢?”
听着周皇后的话,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未必妥当。
但事已至此,再多言语也于事无补。
“皇后不必担忧,我给了他五千神机营和一千亲兵,前去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若是情况不利,曹彰和许诸定会将他带回。”说完,他又叹息了一声。
如今的大明,已是风雨飘摇。
李自成势头凶猛,建奴在北方集结重兵。
他知道,这次建奴的目标不再只是掠夺。
他们在锦州一带布阵,不久便会发起进攻。
这段时间,关于北方战局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此前他派李自成降将洪承畴前往松山,本是为了牵制皇太极。
但对李自成方面却有所忽视。
他万万没想到,这群流民屡遭打击后,仍能一路攻至洛阳。
这与地方官的亡国密切相关,他们对上级指令阳奉阴违,每次面对叛军,总是想着将他们驱赶到邻近区域。
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去对付这些叛军,因此李自成获得了不少喘息的机会。
而这次,李自成提出了一个口号。
迎闯王,免赋税!
这个口号直击民心,自然,他们的势力迅速壮大。
此时的李自成,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恰好,明朝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北方的皇太极身上,无人顾及他。
于是,李自成显得愈发强大。
“皇上,太子的奏章来了。”曹正淳轻声走到皇帝身边说道。
“哟,这小子还会写奏章?走,看看写了啥。”
皇帝既期待又焦急。
没多久,皇帝便到了乾清宫,曹正淳赶紧递上朱慈烺的奏章。
看着皇帝的表情,曹正淳略感安慰。
至少还有事情能让皇帝高兴。
可下一刻,他就看到皇帝的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