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景不长,去年忽然有匪寇侵袭赤阳关,那位大师就只身一人出关,准备与那些匪寇好生说道一番佛法。
但大师的佛法,不就是他掌中的禅杖,心中的善意嘛?
等到玄天军驰援赤阳关时,大师已然圆寂赤阳关外
再后来,赤阳关内就建起了这么一座文德庙。
等到柳凡情行至城门时,立即有两名全身黑甲的兵卒将他拦了下来。
其中一人出声问道:“来者何人?可有出关文书?还有为何出关?”
柳凡情应声答道:“小子家住原州因科考一事久居中原,对于漠北一地风俗甚是向往,便想御马前来一观!”
他说着将手中出关文书向前一递,顺便从袖中还摸出了些许银钱。
谁料,那黑甲兵卒只是接过出关文书,根本没有理会他那点小伎俩。
在兵卒仔细查验过后,才将文书交还于柳凡情手中。
“这些东西出了关就更没用了,要是不想死在外边,哪里来回哪去!”
对于眼前黑甲兵卒的“劝解”,柳凡情只是拱手向其行了一礼。
他出声道:“多谢官爷的好意,但心中念想已久,不得不去!”
负责守城的兵卒无奈地摇了摇头,整个人向后退了两步,任由面前的书生郎自行出关。
等到柳凡情牵马出关以后,这位黑甲兵卒还是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
“这些个读书人的脑子里,怕不是一团浆糊吧为了捣鼓些诗篇,连命都不要了”
兵卒的嗓门极大,柳凡情已经行出了一段距离,依旧能够听到他的声音。
这些只有关外才能看到的玄天军将士,倒是跟关内那些不一样
想到这些,柳凡情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他必须要走遍整个漠北,寻到那焚骨山后,与那三山共主言说一番心中所想!
在他眼中,此刻的炎阳王朝已是存亡危难之际
再过些时日,内患恐将爆发,到了那时人心不定,谁可平乱!
既然今时今日,还没有人察觉到纷乱之兆,便由他做那驱虎吞狼之人。
就算是读书人,也可以手中书卷作刀,平乱世!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