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账目显示接收1200领,但库存盘点实有900领
-
最离奇的是,"黄字甲"3000至3500号共500领甲胄,竟同时出现在蓟州镇和延绥镇的接收文书中
时间错位:
深入核查发现:
-
兵部记录显示这批甲胄于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完成验收
-
但辽东镇接收文书日期却是三十八年三月
-
而宣府镇的入库记录又提前到三十七年十月
这种时间线上的混乱,暗示着兵部档案很可能是事后统一伪造的"完美账本"。
(在严承影准备进一步追查时,兵部突然以"整理库档"为由收回了这批文书。当档案再次出现时,"天字甲"2000至2500号的记录页已不翼而飞)
2
工部铁料账目异常
铁料收支的诡异平衡
《铁课则例》万历三十七年分册记载着一组看似严丝合缝的数据:
"岁收铁课:
湖广生铁一百二十万斤有奇(折色银六万两)
福建熟铁八十万斤整(折色银四万八千两)
合计二百万斤有奇"
"岁支铁料:
军器局支取一百二十万斤(造甲六千领)
兵仗局支取四十万斤(造铳炮)
余四十万斤存太仓库"
表面看收支平衡,实则暗藏玄机。严承影通过《大明会典》的制造标准进行核算时,发现了触目惊心的真相: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