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永乐二十二年的八月十五日,新君继位,并宣布大赦令,次年定名为洪熙元年。
同时下令英国公张辅主管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禄主管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主管右军都督府。
即刻起复了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官职。
继位不久便让杨士奇草拟诏书停止诸多事务,涉及下西洋宝船任务、在云南采宝石、交趾金珠交易以及撒马尔罕采购马匹,并全面停止各处采集办铸及供奉相关的各类事务。
最后,在对先帝政策调整方面作出一个大胆决策:把京都搬回收敛于应天府。
这措施乃由夏原吉和一些高级朝中官员强烈提议,作为减轻从北部边疆抽离资源的战略一环。
而早在即位之初已有此倾向,他们的建议恰好吻合心意,对父亲频繁的北方征伐活动无太大兴趣,相比北平更倾心应天——从小生长的地点。
此外,曾在应天长期代行国政,深悉当地状况。
再则考虑到维持北方首都所需高昂费用带来的困扰。
此项花费大幅加重了大明东南地区的财政负担,而且增加了朝廷各个部门处理难度。
此时朱棣看到以上变化不禁内心波动。
这些政策刚实施就被全部推翻?不再派宝船队往海外探险,不再进行北漠战役,甚至放弃经营交趾等地域?
最为令人无法接受是重新迁都之议。
刚刚经历种种艰辛将国家核心转移至北平,结果现在又要迁移回去?
朱棣被这位继承者如此动作激得几乎发怒。
整个生涯大多数是在永乐年间度过,并且几乎都在承受来自父王的各种压制。
为稳固自己的储君位置始终处于小心翼翼收敛状态,待成功即位后立刻转向放纵享受个人欲求,快速陷入过度奢靡的生活方式之中。
最终身体因过度的挥霍而疲惫不堪,难以负荷。
于洪熙元年五月底临终时刻立遗诏传皇位于太子朱瞻基,随即驾崩于宫内钦安殿,享寿仅四十八岁。
朱高炽这一生虽然短暂,十个月不到便因肥胖病逝。
但尊称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朱高炽的这段虚拟重现至此终结
朱棣望着结果若有所思。
短短数月竟消耗生命到此等结局。
对此变故感到意外万分,刹那间自卧榻骤然起身!
“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