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欢尾音微扬,似是讶异,眼底却平静无波,显然早有预料。
江怀瑜也不绕弯子,将帝京近日的情形细细说了:"茶坊自不必说,有李鹤轩在前头领着,不少太学生都爱往那儿凑。倒是另外几家铺面,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兴旺。"
说到这儿,江怀瑜忍不住啧啧称奇。他与苏欢相交多年,从前竟没看出,她竟是个经商的奇才。
苏欢温声笑道:"说起来,还得多谢您举荐的那几位掌柜。若没他们尽心打理,怕是那些铺子还在赔本赚吆喝呢。"
便是景逸和景熙都不知,她当初贴出的招工告示,不过是做个样子———心腹人选,她早早就定下了。
江怀瑜在帝京商圈浸淫数十载,眼光如鹰隼般毒辣。他举荐的人,断不会有差池。
那日登门的八位掌柜,除了两人真是见了招贤告示前来,余下的或多或少都与江怀瑜有些渊源。
江怀瑜指尖轻叩茶盏:"你啊,就这点不好———行事太过谦抑!那几人虽有些盘算账目的本事,但要在短时间内盘活那几家烂摊子,让亏空的铺子扭亏为盈,简直难于登天。若不是你先前悉心指点,恐怕他们此刻早忙得脚不沾地了!"
苏欢早前邀那几位掌柜入府详谈的事,他是知晓的。
起初只当她新接手铺子,需交代些琐碎事务,后来才知,这女子对营生早有筹谋。
茶庄自不必说,苏欢炒茶沏茶的手艺独步帝京,又有他江怀瑜撑腰,茶叶采买渠道畅通,再加李鹤轩从旁协助,生意自然兴旺。
但其余铺子能如此迅速盘活,倒是叫他始料未及。
他深知苏欢绝非池中之物。
前十四年她是深闺不出的娇小姐,遭逢变故后,竟凭一手医术养活三个弟妹,独自撑起门户,这般韧性便非常人能及。
可终究是女子,按常理说难谙商场之道,就算借他之力开起茶庄,那布庄当铺之类,也该是步履维艰才对。
谁曾想,她不过寥寥数语点拨,竟收效奇佳。
"江先生过誉了,"
苏欢轻呷一口碧螺春,"不过是占了些天时地利。帝京多少人等着看我笑话,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换个角度看,倒成了助力———铺子重新开张,不愁没人气。"
看热闹的也好,找茬的也罢,总归是熙攘客流。
开店最怕的便是门可罗雀,没了人气,便没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