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小说

新星小说>反派他太过可爱(快穿)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最大原因是,殷玉娥并不觉得自家的酱料好吃,这东西她从小就吃,吃了十几年自然吃腻了,甚至那酱料口一开,有时候都想吐。自然不觉得这肉酱有什么投资价值。这玩意儿摆在桌上,她筷子动都不会动一下。于是便也硬生生错过这一商机,等到殷家的酱料厂发展起来后,她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当然了,现在的她还不知道。她和秦茂两口子正在城里租了间屋子,在夜市逛了一圈后,回来商量着开什么店。这天气渐渐冷了,他们是开关东煮店好呢,还是麻辣烫店好呢?烧烤貌似太油腻了,会产生让女人加速变老的油烟,于是殷玉娥想也不想便将这个排除了自己的计划表中,思考做什么饮食起家,来钱最快。第134章听到傅家来人,要带小宝去首都拍戏,殷家人自是感激不尽,小宝救了傅家少爷一命,本来就没想着报答,可没想到傅家却如此铭记,不嫌弃他们贫微,还愿出手帮助。为此,年节还没来,老太太特地杀了家里一大头黑猪,来款待客人,感谢傅家对自家的扶持,顺便庆祝一下小宝第一次进城拍戏。殷大伯也举起大刀,磨刀霍霍向猪圈,在小家伙的指引下挑选其中一头幸运儿。对于殷家的热情推拒无果后,少年只好无奈道“那就小只一点的猪吧。”他和司机保镖拢共也就三人,吃不了太多。“好的。”小家伙刚点头,下一秒手指就指向了猪圈里最精壮的那只,似乎察觉到了危险,那头黑猪登时警觉地远离了水槽,往同伴身后躲藏。可是当天早上,猪凄厉的叫声还是响彻了羊肠小道,那血流了一桶又一桶,惊动了周遭的邻里街坊。不少孩子还跑来围观,嘻嘻哈哈地凑热闹。“哟红梅,年还没来呢,猪都杀上啦?”不攒着年节前再拖到市场去卖?那个时间段,猪肉价格可是比平时翻一倍哩!她们可不信精明的罗老太不晓得这个理。老太太放下手中的杀猪屠刀,用袖口擦了擦汗,片刻后继续手起刀落,那飒爽的英姿不减当年,她便杀猪还边解释道“是啊,这不是傅先生要带小宝去城里拍戏吗?还有建厂子的事情,我们准备杀猪庆祝庆祝。”“哇恭喜恭喜,我就说呢,小宝就是个有福气的!这可不,都要去大城市里拍戏了,咱啊迟早在电视机上能见到他那张小俊脸。”而且自从小宝随手救了个人后,那肉眼可见的,殷家的日子这叫一个滋润,大孙女能考大学,小孙子要拍戏,家里还要建厂了,这可不是有福气的表现?左邻右舍的村民皆羡慕得不行,只惋惜家里咋没有一个张口便来福气的小娃娃。也有几个脑子活泛的青壮年,特地来询问殷大伯建厂的事,委婉地表示能不能给他们留一个上工的名额。沈秋宜也为此被娘家人缠上了,看到那些当年对她弃如敝履的兄弟们,时隔多年,腆着老脸,提着一斤肉央求她在大房面前说说好话,沈秋宜心情分外复杂。当然了,她也知道娘家人好吃懒做的性子,任他们怎么央求也不肯答应。当天,全家人款待客人,享用了一顿美美的猪肉宴,多余的猪肉全被罗老太捆好了,热情地送给少年。少年推拒不能,只好收下了。临走时,殷家人还对殷明麓千叮咛万嘱咐“小宝啊,你什么都不懂,到了城市里你一定要听哥哥的话,不能乱跑知道吗?”殷明麓乖乖地点了点小脑袋。“你晚上不能踢被子,小心着凉了。”沈秋宜作为妈,儿子从自己肚皮里钻出来的,平时暖烘烘的可讨人疼了,且一直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这还是九年来第一次和自己分离,去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沈秋宜心情自然分外不舍,拉着孩子的手当即眼泪汪汪,差点没哭出声。少年则是惊讶,“小宝还会踢被子?”沈秋宜不好意思地点头,揉着小家伙柔软的发丝,“是啊,小宝他调皮,晚上特别爱蹬被子,前些天才差点受凉了。必须半夜有人给他掖被子。”他有这样吗?殷明麓歪着小脑袋,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表示完全对此毫无印象。少年微笑,“阿姨你放心,我会看着小宝的。晚上我和他一起睡,他如果踢被子,我就帮他盖上。”沈秋宜大惊,“这怎么好意思呢?”少年道“没关系,小宝就像我弟弟一样,出门在外,我会照顾好他的。”再好几个来回,在沈秋宜几乎快把殷明麓底裤都给扒没之后,殷明麓总算踏上了去城市的道路。小轿车打开,他吭哧吭哧地爬了上去,少年准确无误地扶着他,然后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座位道“坐这里。”殷明麓听话地蹭了过去,小脸依赖地看着他,少年满足了,微笑道“真乖。”“我要去拍什么戏?”殷明麓好奇地道,这是八几年,诞生过后世无数经典电视剧电影,在影视史上具有非常辉煌的意义,他能让原主有幸参演其中吗?少年递给他几个小本子,眉眼温柔“你的第一部戏需要试镜,选角还没确定下来,你把台词背熟了,好好发挥肯定能拿下。过程辛苦点,当等这部剧播出后,你就出名了。”他看好这孩子的天分,绝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殷明麓装作似懂非懂的样子,翻开那手写的笔记本,当入目看到《香楼奇缘》时,那双乌溜溜的瞳仁下意识微缩。这改编自文学古典名著的连续电视剧,在八十年代初便成立了筹备组,同年年末完成了剧本初稿,导演耗时两年之久,在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选出百名演员。从主演公子小姐到群演丫鬟,导演无不精挑细选,等确认了角色候选者还不算,历史上先后举办过几期培训班,让演员们吃透原著书籍,琢磨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合格者才能正式参演。也就是说,如果殷明麓被选上,哪怕是个小角色,他起码至少好几个月都得花在这个剧上,但是其中的收获是无穷的。因为这是一部国家投资拍摄的古装连续剧,播出后,里面的一花一草,一字一句,演员的一颦一笑,都成了无数人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一时间,殷明麓心里还是有些澎湃的,翻开笔记本查阅时,都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力量。他想,如若有幸出演,定当竭尽全力。看他呆住了,少年体贴地安慰道“不要有压力,如果这个剧组不行,我们还有下一个剧组,我找导演给你预订了个猴子精的角色,不会让你无功而返的。你看了两小时笔记了,现在累了吗?要不要靠着我睡一下。”说起累,殷明麓小脑袋瓜子也点了点,揉了揉眼睛,合上笔记本。见少年都如此提议了,他便乖乖躺下,枕着少年的大腿准备睡觉,闭上眼睛前,小脸蛋还无意识地蹭了蹭人家的手。感受到手掌上温暖柔嫩的触感,少年本就眉目如画的脸上悄然泛起一丝微笑,将那孩子搂得更紧,减轻车行道路上的一点颠簸。直到夜幕快要降临,司机终于受不了,心想这叫小宝的祖宗真是贼能睡,枕着他家少爷硬邦邦的腿儿,还能睡得如此香甜,嘴角有可疑的水迹,那小呼噜此起彼伏的。虽然这孩子小手巴着少爷的腿,那睡颜又极其白嫩可爱,是个人都不舍得叫醒他。可这城区都开十来回了,夜市也逛了十来圈了,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啥时候能停啊。司机嘀咕着。可见少爷乐在其中的模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了下去。傅家的司机因为不认识殷玉娥,于是在逛了十来圈夜市后,也没有把那街上摆摊的小两口给认出来。这天气渐渐转冷了,大家行走在街头,呼出的气都是白花花的,可秦茂身上却热出了一身汗。因为他和媳妇殷玉娥两人,正推着一名叫关东煮的热汤锅子,在街市上摆摊叫卖呢。这关东煮的摊子不大不小,那熬汤的铁锅,用铁板隔开好十几个四四方方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烫着不同的东西。荤的有虾饺、鱼丸、干贝、贡丸、白片豆腐,素的有空心菜、海带、娃娃菜、萝卜等,都煮在泛白的锅里,看上去令人很有食欲。旁边摆着几个塑料杯子,一旦有客人点单,就把东西往杯中舀就行了,再根据每个客人的口味加香油、香菜或者是食盐,这少见的小吃形式,初登场就吸引了夜市大部分人的注意。其实那关东煮的汤味道并没有多好,因为殷玉娥在家本来就不怎么下厨,所以手艺只能说凑合,熬得大骨汤火候差了些,但胜在后期添加的调料管够,弥补了汤本身的不足。再加上夜市本来摆摊的都是一些例如面、饺子、烙饼、包子馒头等寻常摊点,突然出现一个新奇的关东煮小摊,还是格外吸引人的。而且天气冷了,市民们也愿意花个一两块钱,点份热汤,捧在手里慢慢地啜一口,边走边喝,驱散身体的寒气。于是一时间,客如云来。客人时不时喊要肉或者是菜,把秦茂忙得团团转,好几次算账找错了钱。而负责收银的殷玉娥满意地翘起嘴角,心想果然如她所料,这些市民没吃过这些东西,自然都会捧场,光今天一天的收入,她就快把前期成本给收回来了。如果这一天天下来,每天利润都那么多的话,不到两月,她就能在城里彻底盘下一家店铺,专门开饮食。等饮食店开张,又再次客如云来时,她就能招小工,当甩手掌柜了,攒一笔钱去搞服装厂子。她脑海里有无数新潮的时装经验,大不了也可以做哪些国际高级服装的国内山寨低配版,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国人肯定买账,总之先把钱挣到再说。忙着低头数钱的殷玉娥,没有留意自己摊前,出现了好几个行迹鬼祟的人物,他们远远地看着她这家摊子,有的上前买了一杯关东煮便走远了,有的则装作无意地路过,默不吭声地往那锅底瞅了几眼后,又漫不经心地离开了。然后不到几天时间,殷玉娥就发现自己的账本上收入大减,完全比不上第一天的高峰,甚至还在垂直下落,她急得抓着老公秦茂的手臂道“怎么回事?客人怎么少了这么多?”秦茂也懵着呢,擦汗道“是啊,前天客人少了一半,今天又少了一些。”不比殷玉娥在后台数钱,他是负责舀汤下食材的,自然能明显感受到人流量的变化,确实是一天天在减少。“这才三天呢,总不可能客人们那么快就吃腻了吧?”殷玉娥不信邪,这怎么可能呢,这年头的人可不比后世因为能选择的多,口味没那么刁钻,所以不可能才三天就吃腻。其中一定出了问题!殷玉娥气势汹汹地丢下摊子,走远了几步后发现,距离他们摊子不远,本来开着包子摊、面点摊的地方,开着无数家相似的关东煮店,而且那汤一家比一家浓郁鲜美,那荤素的价格也一家比一家便宜,于是客人都蜂拥着往这些摊子前挤,高喊着“老板给我下点豆腐。白菜我也要点吧。”他们竟然被偷师了???殷玉娥差点没给刺激得晕过去。第135章殷明麓的选角之旅十分意外,他和几个同年龄的演员、一群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轻演员,都被带到了一个古香古色的园林里。诸多裙钗环绕,或坐或卧或拈花而笑,一举一动皆充满了韵味。其中有不少后世都熟悉的面容,而这些人,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眉眼间水波流转,说不出的风流动人。殷明麓穿着一身红袄,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群芳,再看看竞争同角色的小演员慷慨激昂的诗词朗诵,再低头瞧瞧自己嫩嫩的小手,发觉自己根本毫无竞争力,不如去隔壁《西行记》应聘一只小猴子,也许还能挣一顿盒饭钱吧。想到这里,他拉着少年,就差没眼泪汪汪道“我不想演了,我们回家吧。”“不尝试一下,真的就这样回家了吗?”少年喜欢回家这个词,但似乎也觉得没戏,见小家伙点头,便遗憾地叹了口气,牵着他的小手,两人准备离开。谁知道,他人刚走,负责试镜的编剧眼尖地瞧见了,鬼使神差地突然拦人道道“等等,我觉得这个孩子可以,你们让他试一下。”此言一出,场内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殷明麓懵懵懂懂地上前,看了看剧本后,又看了看眼前的道具,凭着自己的理解演了一段。而直到他完完整整地演完了一段后,负责面试的人至始至终都维持着沉思,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让人瞧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就是这样的态度才令人心底没底。殷明麓默默地放下了手中咬了一口的糕饼,就在这时,编剧似乎回神了,轻咳了几声道“留个电话或者家庭住址,回去等通知吧。”这到底是不是客套话,众人判断不出来。但少年还是应了一声,“好。”提笔写下一行漂亮的字,才牵着面色恹恹的小家伙离开。“傅哥哥,你说我会被选上了吗?”殷明麓抬起小脸问,他刚刚吃糕饼的时候,没刻意地控制表情管理,现在回想,会不会是吃东西的模样不够好看?“难说。”少年回答道,他的眼神好,小家伙沉浸在表演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负责面试的几人中,一人看入迷了,后续的神色也若有所思,但其余的人则心不在焉。只看最后是谁的博弈胜了。而且这部电视剧从选角到拍摄耗时太久了,一些演员生活中总有学业、工作或者家庭,不可能干等着一个角色,两三年不作为,于是刚公布出来的选角,在后来的实际参演中肯定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能不能选上,有时候也看演员本身能不能熬。熬住了,才会迎来柳暗花明。不过,不管最后能不能被选上,他也不会让小家伙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省得最后得到的结局只有失落。于是很快,少年又带了小家伙去了隔壁《西行记》剧组,这个剧组远不如《香楼奇缘》的浪漫精致、美轮美奂,更加简陋、贴近自然些,而且角色众多,高达几万个。也就是说剧组很缺演员,除了主演之外,其他的角色只要稍微有水平、水准不出戏的,就能在其中露个脸。有时候仔细点,拿着放大镜找,你会发现,这个群演,在山头的妖怪里看到过,一转眼又在一群天兵天将里有他严肃的面容。这种角色,殷明麓自然手到擒来。而且在一群乌泱泱的小孩子群演中,唯独他长得最俊,导演左看右看,都不舍得将人就一个没台词的小妖精打发了,于是给了他一个台词超过三十句的副本小配角。一个前期本性刁蛮凶恶,差点被主角一棒子打死,后期被感化的角色。殷明麓认认真真地演了,还吊着威压,在初冬寒风飒飒的天气,光着两根嫩生生的小藕臂,摆着最漂亮的boss,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摄影机离得远,且这年头的画质极为粗糙,根本看不出他胳膊上遍布的鸡皮疙瘩,和发白的脸色。殷明麓都很敬业地给完成了,连喷嚏都不敢打,在最后落地的时候,还来了个漂亮的转身,镜头映出这一幕小小的孩子,穿着一身红衣,眉心还点了一颗小红痣,张狂笑起来的模样别提多标致了,令人印象深刻。导演很满意,大喊了一声“咔!收工!”导演喊完后,还盛赞他不管是观音座前虔诚忏悔的一滴泪,还是这骄纵肆意的魔童角色,都演得极好,并把他人在舒缓的伴奏下跳舞的,能歌善舞的流浪艺人和抄着竹席露天而眠的乞人也有了,人流量绝对不算少。城市里的其他地方,大白天都未必有这块地方热闹,更别说摆摊合法了。所以殷玉娥他们在有钱盘下一家店铺前,绝对不能离开这个地方。收入少就收入少,其他地方连客人都没有呢。于是殷玉娥只能忍气吞声,数着一天就几块钱的入账,强压着火气,心头烦闷憋屈。更讽刺的是,他们来城里打拼前,曾找过村里其他人借过前期的起业资金,还摞下大话,说肯定能挣钱!不出两月就能把钱还了。那些借钱的人,不管信不信亦或者心中嗤之以鼻,但出于殷家的好名声在前,多多少少还是掏了钱了,有的寒酸点的借了殷玉娥块,有的阔绰点的就十块,零零总总欠人债务有五六百来块钱。以他们现在挣钱的缓慢速度,别说两月了,不吃不喝,起码一年才能补上这个窟窿。而秦茂本人还不紧不慢的,觉得这样的收入足够了,比他先前在文水村刨地时收入高,这样安于现状、毫无追求的模样,令渡过蜜月期后的殷玉娥瞧着,十分看不顺眼。心想这姐夫怎么跟上辈子的意气风华、颇有主见的精英人士模样相去甚远,那时候,她看着自己木讷老实的兵人丈夫,再看着西装革履的秦茂,那叫一个如小鹿乱撞的向往和憧憬。可是这男人到手了,她发现原来也就那样。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对方还没有真正的成熟和觉醒吗?还是说,她和她姐的气场就如此的迥异,能让一个男人变换出两种面孔?一个就是碌碌平庸的普通人,一个则是运筹帷幄的职场老板。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她真的得耐心再等几年,才能等到这个男人的蜕变吗?殷玉娥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她总算想起自己的好姐姐了。她临走时给自家姐姐抄了份后世流传甚广的高考复习课表,比如几点到几点学数学,几点到几点学语文,直到晚上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她喊她姐照着做,说根据她这份科学的复习表,一定能考得更好。也不知道她姐照着做没有。当然了,一开始生怕她离开后,她姐就不照着做的殷玉娥,还给出了特别浩然大气、冠冕堂皇的理由,说这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是高考的存在是一场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考试,是为国内高校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的一场选拔,是挽救国内教育未来的伟大壮举,每位考生当然就得郑重对待,绝不能马虎。听得挺唬人,挺像是那么回事。殷玉娇也被镇住了,拿着那份课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了好几天,结果熬到凌晨十二点,第二天五点半还得爬起来,骑一小时车去上学,这就算是铁打的身体,还真的有点吃不消了。而且在有一次她骑车犯困,差点把后车座的小宝给甩出去后,殷玉娇就惊醒了——她妹妹给的这份课表就算再好,但是不适合她!现在她是考生,在殷家可以不干活,让自家妈和婶婶把活儿做了,自己一门心思地专心学习,但是她不能不睡觉啊。不然这样子一年下来,她就算考上大学了,整个人肯定都要废了。于是,最后这份课表还是被殷玉娇锁在抽屉里,通过这件事后,殷玉娇更清醒了,心想她妹妹平时挺有主见,嘴皮子也利索,但到底没读书,所以不能实事求是,心也太急于求成了。提出的一系列意见,明显都不适合她,让她都无法利索地喘口气。妹妹的那些建议,还是全抛到脑后吧,她按着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来发挥比较好。殷玉娥是没想到,殷玉娇没有照办,不然她一定连债都不还了,急哄哄地从城里跑回来,继续指手画脚。第136章殷玉娥在夜市摆摊,虽然入账少,但她有一种“我重生绝对能挣大钱”的内心信念支撑着,于是勉强也能提着一口气。一天到晚就这样赔笑着应付客人,本来日子这样勉强也能过。可是她接受不了的是,她这个重生的老天爷亲闺女,一个不认输的女配,居然沦为了对照组!从文水村出来,到成立打拼的小两口夫妻,远不止她和秦茂两人,同村还有一对祖籍粤省的中年夫妇,因为年纪渐渐大了,下田干活身体又过于劳累,他们只好找村里人借钱,到城里摆摊做生意了。但与殷玉娥不同的是,这对夫妇心眼实诚,手艺也很好,他们经营是早食摊,卖的皆是一些常见的包子馒头油条,花卷小笼包、红糖发糕,八宝粥烧麦等等,最特殊的也不过是一些掺了糖的流沙包、核桃包,而且每日只摆摊几个小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